从政策到市场:2025年中国体重管理行业发展白皮书——
2025-06-26
313
图片
1

体重管理行业概述


体重管理是一种科学的健康干预方式,由专业医师或营养师根据个体体质特征,制定涵盖营养、运动及生活方式等要素的个性化方案,并通过实时监测每日饮食、水分摄入及运动量等数据,帮助客户实现健康体重目标。


体重是衡量人体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,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风险。因此,倡导“预防为主”的健康理念,通过均衡饮食、科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,可有效预防超重、肥胖或体重过轻等问题。


当前,体重管理产品根据功能差异主要分为增肌型减脂型两大类。其中,减脂型产品覆盖范围较广,包括减肥茶、非处方药、代餐类产品及其他辅助减重产品,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。



我国体重管理行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-2000年,当时减肥观念初步形成,市场产品多为减肥茶、减肥药等产品;第二阶段为2001-2016年,当时随着《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(2001-2010年)》的发布,全民健康意识逐渐提升,促使体重管理产品加强注重营养元素,同时,汤臣倍健将膳食营养补充剂引入中国,行业市场份额迅速上升;第三阶段为2017年至今,随着“健康中国”发展战略的提出,体重管理企业不断加强体重管理产品与健康产业的联系,促进体重管理行业逐步转向健康体重管理。



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,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近年来,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,2023年中国有50%以上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,总数达6亿人。对此,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,旨在引导公众关注自身体重变化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,主动调整饮食习惯、加强运动和锻炼,实现健康体重的同时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。如2024年2月发布的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年版)》、2024年6月发布的《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》、2024年7月发布的《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(2024年版)》等。同时,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,发布相关举措,如山东省发布的《山东省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实施方案(2024-2026年)的通知》、浙江省发布的《浙江省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实施方案(2024-2026年)》等。




2

体重管理行业产业链


从产业链来看,体重管理行业上游是指原材料供应商,包含制药厂商、动植物提取生产商、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厂商。体重管理行业为高附加值行业,其产品种类数量众多,对原材料需求多样,单一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为行业整体利润影响较小,因此体重管理行业对上游行业依赖性较小。中游为体重管理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。下游是指产品的销售渠道,包含屈臣氏、连锁药店、品牌专卖店等线下渠道;京东、天猫等线上渠道。终端是指对体重管理有需求的消费者,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,消费者对体重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。




3

体重管理行业发展现状

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,我国肥胖患病率迅猛攀升,全球范围内也有近半数的人是超重和肥胖的。与此同时,人们对于健康、肥胖的重视,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。无论是政府、学界,还是普罗大众,都开始广泛关注肥胖对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。在此背景下,体重管理行业得到快速发展。数据显示,2013年以来中国体重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,估计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7.90亿元,同比上升9.08%。2024年以来,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,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,进一步推动体重管理行业发展。预计2024年体重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将大幅提升。




从细分产品来看,体育管理行业细分产品主要包括减肥茶、代餐食品及饮料、膳食补充剂、非处方药及其他。其中代餐食品及饮料的市场规模占比最大,且逐年增长。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自身体重的关注,消费者对健康方便速食的需求不断提升,除饱腹之外,对健康、方便、味道要好以及吃后还能不胖等方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需求,于是,代餐食品及饮料呈现旺盛繁荣的景象。



4

体重管理行业竞争格局


体重管理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大型企业、中小型企业以及国际公司。这些企业各具特色,共同构成了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。大型企业通常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供给规模,能够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;中小型企业则更加专注于本地市场,凭借价格优势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,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;国际公司则凭借技术和品牌优势进入中国市场,主要在高端市场与本土企业竞争。目前,行业内相关企业包括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、康宝莱(中国)保健品有限公司、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、浙江诺特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安利(中国)日用品有限公司等。




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健康食品品牌,创立于1995年10月,其秉承“全球营养,优中选优”的理念,甄选优质原料,构筑起优中选优的营养品联合国。据了解,目前旗下产品按照功能划分,保健食品大致可分为膳食补充剂、体重管理产品和运动营养品、传统滋补产品四大类。在体重管理方面,秉承“科学营养”的品牌主张,通过饮食+运动帮助消费者获得健康体重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.34亿元,同比下降26.33%;归母净利润为8.69亿元,同比下降54.31%。整体来看,公司业绩承压,这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消费环境持续变化,公司销售受阻;另一方面,公司营销投入过高,导致利润进一步下降。




5

体重管理行业发展趋势


1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


在中国,体重指数(BMI)超过24属超重,超过28属肥胖症。超重及肥胖症会单独或与其他疾病一起引发各种健康问题。由于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和运动量的减少,我国超重/肥胖症人数正逐年增加,据统计,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、肥胖率分别达到34.3%和16.4%。在肥胖人群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的背景下,政策的推动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,促进了体重管理市场的迅速发展。与过去盲目的减肥方法不同,现代体重管理正朝着智能化、健康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进,强调以个体的健康需求为核心,实现有效的体重控制和管理。


2、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


技术创新在体重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例如,AI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体重管理更加便捷和高效。通过AI技术,可以动态、精准地制定体重管理方案,并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,实现对患者体重的监督管理,动态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‌。此外,数字化体重管理工具的开发也是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,这些工具集“方案+指导+记录分析”为一体,连通医生端、医助端和患者端,实现院内外管理的无缝衔接‌。


3、定制化需求增加


近年来,消费者对于体重管理的个性化需求正在不断增加,越来越多人希望能够得到针对自身身体状况、生活习惯以及健康目标的定制化方案,而不是采用一套通用的“万金油”减肥方式。如绿瘦的体重管理服务模式注重个性化,不仅通过深入了解每位顾客的身体状况、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,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,还会定期与顾客沟通,调整方案,确保顾客能够在保持健康的同时,实现理想的体重目标。未来,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,定制化服务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。



返回列表>